甲公司對A公司投資的有關資料如下:
資料一:2×19年7月1日,甲公司以銀行存款1400萬元購入A公司40%的股權,,對A公司具有重大影響,,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(chǎn)的公允價值為3750萬元(包含一項存貨評估增值90萬元;另一項固定資產(chǎn)評估增值200萬元,,尚可使用年限10年,,凈殘值為零,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),。
資料二:2×19年A公司全年實現(xiàn)凈利潤1000萬元(上半年發(fā)生凈虧損1000萬元),。至2×19年年末,投資時A公司評估增值的存貨已經(jīng)全部對外銷售,,A公司持有的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上升計入其他綜合收益1500萬元,。
資料三:2×20年1月至6月期間,A公司宣告并發(fā)放現(xiàn)金股利1000萬元,,實現(xiàn)凈利潤370萬元,,A公司持有的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下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500萬元。
資料四:2×20年7月1日,,甲公司決定出售該項長期股權投資的62.5%,,出售股權后甲公司持有A公司15%的股權,對A公司不具有重大影響,,改按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(chǎn)進行會計核算,。出售取得價款為1600萬元,剩余15%的股權公允價值為960萬元,。
其他資料:甲公司與A公司采用的會計期間和會計政策相同,,不考慮所得稅等其他因素影響。
(“交易性金融資產(chǎn)”“長期股權投資”應寫出必要的明細科目,,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)
1,、根據(jù)資料一和二,編制甲公司2×19年末有關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,。
2,、根據(jù)資料一,編制甲公司2×19年7月1日取得A公司股權的相關會計分錄,。
3,、根據(jù)資料三,,編制甲公司2×20年1月至6月期間有關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。
4,、根據(jù)資料四,,編制2×20年7月1日甲公司處置A公司股權的相關會計分錄。
1,、A公司2×19年下半年調整后的凈利潤=1000-(-1000)-90-200/10×6/12=1900(萬元),,則:
借:長期股權投資——損益調整760(1900×40%)
貸:投資收益760(1分)
借:長期股權投資——其他綜合收益600
貸:其他綜合收益600(1500×40%)(0.5分)
【解析說明】1000-(-1000):2×19年A公司全年實現(xiàn)凈利潤1000萬元(上半年發(fā)生凈虧損1000萬元)。因此2×19年下半年A公司實現(xiàn)凈利潤2000萬元,。
-90:投資時點存貨評估增值90萬元,,至2×19年年末,該批存貨已經(jīng)全部對外銷售,,被投資方是按照賬面價值結轉營業(yè)成本的,而投資方認為應按照公允價值結轉營業(yè)成本,,因此投資方就會認為被投資方的凈利潤不公允,,計算調整后凈利潤時要減去(公允價值-賬面價值)×當期銷售比例,即-90×100%,;
-200/10×6/12:投資時點固定資產(chǎn)評估增值200萬元,,被投資方是按照賬面價值計提折舊,而投資方認為應按照公允價值計提折舊,,因此投資方就會認為被投資方的凈利潤不公允,,計算調整后凈利潤時減去(公允價值-賬面價值)/尚可使用年限,即-200/10,,又因為2×19年7月1日甲公司取得A公司股權,,因此只需要調整半年的折舊即可,因為該項固定資產(chǎn)一直在被投資單位,,不屬于新增的固定資產(chǎn),,不適用當月取得下月開始計提折舊的原則。
2,、
借:長期股權投資——投資成本1500(3750×40%)
貸:銀行存款1400
營業(yè)外收入100(3750×40%-1400)(2分)
3,、
2×20年1月至6月:
借:應收股利400(1000×40%)
貸:長期股權投資——損益調整400(0.5分)
借:銀行存款 400
貸:應收股利 400
A公司調整后的凈利潤=370-200/10×6/12=360(萬元),則:
借:長期股權投資——損益調整144(360×40%)
貸:投資收益144(1分)
借:其他綜合收益200(500×40%)
貸:長期股權投資——其他綜合收益200(0.5分)
4,、
2×20年7月1日:
借:銀行存款1600
貸:長期股權投資——投資成本937.5(1500×62.5%)
——損益調整315[(760-400+144)×62.5%]
——其他綜合收益250[(600-200)×62.5%]
投資收益97.5(2分)
借:其他綜合收益400(600-200)
貸:投資收益400(0.5分)
借:交易性金融資產(chǎn)——成本960
貸:長期股權投資——投資成本562.5(1500-937.5)
——損益調整189(760-400+144-315)
——其他綜合收益150(600-200-250)
投資收益58.5(2分)
*你的提問次數(shù)還剩 0 次